9月10日
下午18时许
乐业大道左洞540米处进行隧道施工时
突发洞顶岩石塌方
造成正在洞内施工的9名工人被困
多方救援力量正全力开展事故救援处置工作

了解隧道施工塌方的原因,这3点最关键!
1.地质因素 在隧道施工中,局部地段地质构造变化、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工程地质条件变化,如果施工预防措施不当、不及时,极易造成隧道塌方事故。
2.水文因素(最难控制) 在隧道施工中,由于岩土中水的变化,水沿岩体软弱面流动,破坏岩体组织,造成岩体失稳而发生塌方事故;雨水入断裂带及裂隙后形成滑动面,岩石相互滑动,内力挤压变形也易造成塌方。
3.人为因素 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对地下工程地质情况不了解,忽视围岩细微变化,对围岩自稳能力过高估计,造成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对不良地质地段没有采取合理的开挖方法,支护不及时,在开挖时,爆破对围岩的扰动过大,开挖后围岩暴露时问过长、风化程度加剧,造成应力重分布,使得原来不应塌方段,因岩体失稳而产生塌方。
人为因素造成的塌方着重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施工工艺(控制关键)在隧道施工中,正确的施工工艺是控制塌方事件的关键。施工过程中盲目的采取单一的施工方案或施工方法不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和地层变化情况及时修改施工方案和施工参数,造成施工方案或施工方法不适应现场实际地层,施工参数满足不了施工防护要求,有可能导致塌方事故。 (2)地质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施工重要环节)在隧道施工中,监控量测必须按施工方案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中往往因监控量测不到位,布点、量测等不准确或不符合要求,对施工起不到指导性作用,造成塌方。